田迎人抽象油画《贝加尔湖畔》

分享到:
田迎人抽象油画《贝加尔湖畔》
作者  彭 俐
 
  
一般来说,油画家更喜欢西方音乐、更爱听歌剧,就像国画家更喜欢民乐、更爱看京剧一样,前者大多更习惯喝咖啡、吃拿破仑蛋糕,而后者则相对更懂得品茶、吃芝麻火烧。这是由画种不同所呈现出来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兴趣的微妙差异,非常有趣。不用说,油画家田迎人属于欧洲古典音乐的狂热爱好者,尤其是小提琴和钢琴乐曲的发烧友,没有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《欢乐颂》,她不知手舞足蹈的欢乐何来;没有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乐《悲怆》,她也不知撕心裂肺的痛苦何在……她的每一幅油画都是伴随音乐的旋律而诞生,就像天上的每一道彩虹无雨不炫不蒙。即使半路上,她驾驶的汽车突然爆胎,也不会消减她赶上一出歌剧后半场的欢喜。一个不被音乐感动的人,怎么能用色彩感动别人?!一个不曾陶醉于《贝加尔湖畔》略带忧郁的琴声的画家,又怎么会有同名作的绘画创作冲动?!

且看田迎人的抽象油画《贝加尔湖畔》,你的内心一定涌动着波澜,伴随着激情或深情与之沉浮,忽而海底,忽而苍穹,和我一样的欲罢不能。那湖蓝的色彩是多么深远而透明,它像牵牛花一样柔嫩,紫露草一般晶莹,麝香兰吐露着浓郁、诱人的芳馨,又好似月光透过纱幔时的风轻,午夜酣梦一样的缥缈、迷蒙,宛若纯真之恋令人深情喟叹,仿佛浪漫诗篇值得不断地咀嚼、吟咏……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,尽管五颜六色,色彩繁多,但是,总有一款颜色供我们选择,不是选择,而是筛选,是情感与理性相互融合、平衡之后的抉择,用你的眼睛,也用你的心灵抉择。你把它,把这种颜色作为无比珍贵的生命底色,作为舒适、宁静、深远而又辽阔的精神象征,作为人之为人的一种诠释和态度。那么,对于我而言,毫无疑问地、不容置疑地,甚至是斩钉截铁地会指认——蓝色。是的,什么颜色也不是,就是蓝色!蓝色、蓝色、蓝色,它是大海的颜色,天空的颜色,也是让我们的眸子感到最为舒服、神经能够最为放松、情感得到温存慰藉、灵魂拥有永久故乡的那种无与伦比的颜色。

正是在蓝色的背景和基调里,我们看到这幅抽象油画的抽象意趣。它似有涵义又没有涵义,似有指向又没有指向,有的只是涵容和含蓄。那是一种非凡的气质,或者说博大的气魄更为恰当,坦坦荡荡地包举,无欲无求地爽利。那些乳白色、橘红色、青黑色、浅灰色的线条全无规矩,它们在纵情肆意地舞动,旁若无人,好不惬意。这绝不是凡事教条,脑子里一无所有、却尽是框框的人,所能理解、接受和欣赏。但是,那又怎样,抽象艺术本身就是“少数派”的偏得,它被定义为一种“秘传的趣味”,却丝毫不妨碍它走向世界绘画舞台的中心,并成为年轻一代的热中和娇宠。而艺术,高贵的沉思拒绝肤浅,独辟蹊径的创造不屑雷同,它不会顾及所谓世俗常规,不与“俗人常情”搭讪,屏蔽浮华时代的虚伪,更羞与无功无过、得过且过、温温吞吞的市井庸常为伍。

暂且,让我们站在油画《贝加尔湖畔》前,倾听色彩的乐曲,随之曼舞蹁跹……

(责编:zm000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