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忆儿时闹秧歌

分享到:

最忆儿时闹秧歌

武兆鹏

 

儿时,闹秧歌是过年的至乐。

迎回喜神,就宣告跨进红红火火的正月。一俟破五(正月初五)过后,村村北北就响起了那铺天盖地闹秧歌的锣鼓声,激起了一波又一波浓浓的年味。

 

 

如果说山西是民间舞蹈的海洋,我敢说老家神池的踢鼓秧歌,就是山西民间舞蹈海洋里最为幽深的一泓。据《神池县志》记载:“踢鼓秧歌,又叫土摊子秧歌,以在广场、街头、场院踢鼓表演而得名”。早在宋末,这种艺术形式就在神池以及毗邻的朔州、偏关一带出现,千百年来它携着欢乐与祥和,走过了幽深的历史丛林,装点着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,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食粮。神池,作为踢鼓秧歌的故乡,班社林立,艺人繁多,每到正月村村踢秧歌,处处锣鼓声,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。

我们村上的秧歌队在十里八乡是有名的。从我记事起,几十年来队伍不散,活动不断,规矩不乱,以至家家“藏龙”、户户“卧虎”,出过许多著名的秧歌角儿。直到如今,我的脑海里一直沉淀着这么一副画面:多才多艺的秧歌经首(是我的一个并父大爹),在学校的土炕上盘腿而坐,地上围了一圈又一圈闹秧歌的“好(hào)家”,小的们这个一言:“武叔,今年咱村的秧歌谁踢()呀?谁拉()呀?”;那个一语:“武叔,秧歌队烙毛的是谁?后八角有谁……”这时,只有这时,大爹骄傲得就像一坛陈年的老酒,慢条斯理地一下下打开他那神秘的“潘多拉盒子”……

于是,领了“轴轴”的踢鼓队员们一个个高兴得孩子似的,蹦着、跳着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得意,把各色服饰、头戴等秧歌行头悉数领回家,摆在全家最放心、也最显眼的地方……接下来的五、六天,便是紧张的备战:秧歌队由老师傅领着串场子、拉“道道”,经首们则忙着规划活动日程、沿门串户落实派饭。正月十三下午,便正式响锣开踢——起了秧歌。这天,首要的活动是由经首带队,一字长蛇到村东头的“武道庙”去迎神,以祈求“武道爷”保佑全村一年平安;第二天一早,便开始“进院”,秧歌队要挨门逐户到村民院子里拜年、踢小场子,并唱颂寓意富贵吉祥的山曲儿:

 

刘海本是上八仙,

脚踩云头撒金钱。

金钱撒在这院里,

荣华富贵万万年!

……

 

 

午饭后,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盛大的“接秧歌”。前后邻村派队互访,挑选村里最宽敞的场地进行友谊比赛,整个赛场鼓乐震天,人声鼎沸,汇成一汪欢乐的海洋,直到红日衔山,方偃锣息鼓,礼送出村。

十五(元宵节),是闹秧歌中最红火的一天,早饭后,全村大小人等穿戴一新,扶老携幼,陆续来到街头,正式观看、检阅本村“子弟兵”们的表演。对秧歌队来说,这是在全村父老乡亲面前抖打本事的最佳时刻,经首们忙前忙后,跑来跑去,生怕抖打“漏趁”;踢鼓队员更是人人拿心、个个叫劲,决心抖出高招,让亲朋们瞧瞧自己的本事,什么“五雷阵”、“梅花阵”、“单偷营”、“双偷营”、“兜底偷营”……穷其解数,五花八门,只看得人眼花缭乱,目瞪口呆,不时爆出满街笑声、叫声、掌声……

下午“接下呈”。全村家家户户都要送上一盘精心准备的元夜饭:内有粉条、豆腐、山药、荆针、烧猪肉,还配了枣牌、油食子、三道子等“年糕系列”,以示对秧歌队的犒劳之情。这时,秧歌队则视“下呈”的丰薄,分别给以“单谢”(由一名秧歌队员出面回谢)、“双谢”(由两名秧歌队员出面回谢)和“多谢”(由多名或全体秧歌队员出面回谢)等级别不同的谢演,场内、场外洋溢着一派欢乐谐和的气氛。

晚上的活动叫“查火”,即挨门逐户查看是否垒起旺火之意,这是闹秧歌中最热闹的时刻。这时,旺火通天,万家灯火,演员们人人掌灯,穿梭往来表演、歌唱。歌唱是“查火”的主要项目,除唱与“查火”有关的山曲儿外,还唱纯属娱乐性的歌谣:

 

黄鸟儿黄,黄又黄,

黄鸟儿落在黄树上;

这枝跳到那枝上,

压得黄树咯叭叭儿响。

……

 

 

此时,一人唱、众人和,此起彼伏,汇成一曲雄浑的“元宵大合唱”,将全村欢乐的气氛推向高潮。

许是祖上拜过喇叭头子,我从小酷爱文艺,更爱秧歌。从记事起,每逢正月,只要一响起那闹秧歌的锣鼓声,心就咚咚跳个不停,一连几天,成为秧歌队一条甩不掉的小尾巴,常因偷偷拨弄那面令人心仪的驴皮大鼓,不知遭来村上大人多少汹人的白眼!8岁那年,我终于在“白眼”们的注视下成为秧歌队的一员——一个不起眼的后八角——男扮女装的“毛女儿”,为此高兴了好几天。4年后,竟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——一名颇体面的秧歌队主角——男扮男装的二队踢鼓手!那年我还不满12岁,画不成“脸”,由经首代劳;个子小穿不起皂衣,打了褶缩短……虽然不成样子,但我的文艺史却应该从这里算起!因为有了它,才有了日后的奋起;有了它,才有了今天的累积……直到现在,儿时闹秧歌的收益,仍像一坛浓得化不开的陈酿、像一团稠得搅不动的乡恋,充盈心间。

 

(责编:cv1122)